约82430字。
2011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讲练
【专题一】音形识记
【专题二】词语运用
【专题三】病句辨改
【专题四】句式选择
【专题五】语言修饰
【专题六】科技文阅读
【专题七】文学作品阅读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
【专题九】古诗词鉴赏
【专题十】考场作文
【考情分析】
1.考查正确识记常用、常见汉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主要的考查形式是辨识加点字读音的正误。
2.字形考查要求辨别词语中易出现的错别字。字形的考查方式有:在一句话中辨识错别字,在字音字形都完全不同的词语中辨识错别字,在一句话或一组词语中选出若干错别字,等等。重点考查同音字、近音字、形近字。高考着重选用常用字中的这三类字让考生辨别。2010年湖北卷、天津卷、重庆卷、安徽卷、浙江卷、四川卷、湖南卷等都考到了这一知识点,除重庆卷外,都考查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知识交汇】
辨别错别字的技巧主要是“以意辨形”。根据语素义、词语的意义来辨别书写的正误。例如,“惦量”的“惦”是“掂”的误写。惦,读“diàn”,有“记挂”的意思;而“掂”读“diān”,是用手托着东西估轻重的意思。
导致考生读错字音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读成偏旁或半边而误读。受形声字造字法的影响,许多字古音、今音异位,这时如根据其声旁去读,就可能出错。如下面括号前的字一定要注意。(括号内为正确读音) 蚍
(pí)蜉撼树 面面相觑(qù) 苦心孤诣(yì) 恪(kè)守不渝 涸(hé)泽而渔 高瞻远瞩(zhǔ) 翻箱倒箧(qiè) 耳濡(rú)目染。
②忽视近似字而误读。受形近字的影响,视觉越位,读成与之形近之字的读音,时间一长,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 病入膏肓(huāng) 暴殄(tiǎn)天物 负隅(yú)顽抗 鬼鬼祟祟(suì) 未雨绸缪(móu) 揠(yà)苗助长 偃(yǎn)旗息鼓 煮豆燃萁(qí)。
③忽视多音多义现象而造成误读。多音多义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它也会给成语读音造成一定的障碍。 如直言贾(gǔ)祸 自给(jǐ) 自足 妄自菲(fěi)薄 鬼使神差
(chāi)
④忽视特定语法现象而造成误读。成语中某些字还保留了古音,如果忽视也会造成误读。 如自怨自艾(yì) 一暴(pù)十寒 图穷匕见(xiàn) 虚与委(wēi)蛇(yí)
当然,复习时考生必须留心课文下边的注释,极力拓展课外识字面,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还应该特别注意那些常用错的多音字、异读字、形近易错的形近字和不读声旁的形声字。
【思想方法】
一、关于字音。4000常用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记清有较大的困难,一是数量大,二是较混杂。从规律入手,解题还是有章法可循:
1.以义定音。利用意义联系,区别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常常是和“多义”联系的。如“卡”,做音译词语素时读“kǎ”,卡车、卡宾枪、卡片、卡介苗、卡通;取与“不通畅”有关的义项时,读“qiǎ”,如关卡、卡壳、卡子。
2.区别书面语和口语。有些多音字,是由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造成的,注意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正音。如“翘”,书面语读“qiáo”,如翘首、翘楚;口语读“qiào”,如翘起来,翘尾巴。
3.区别词性意义。许多字因其在不同词中表示的词性意义不同而导致读音不同。区别其词性意义或其所在词的词性,也是辨析多音字的重要方法。如“扇”,做名词时读“shàn”,做动词时读“shān”。“卷”做名词读“juàn”,试卷、卷帙浩繁、卷轴,做动词读“juǎn”,卷起、卷席。
二、关于字形。正确识记字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明确范围,把握重点。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语文教材后面的附录《现代汉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