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4张。有教案,约2230个字。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07中文B班张兰兰074030142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培养速读课文、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方法;
  3、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培养速读课文、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速读课文和叙事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
  快速阅读法和解读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晚自习后,同学们走在回家或回宿舍的路上,抬头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漆黑一片、星星、星宿或星座、月亮)说道月亮啊,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月始终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同学们能吟诵几句有关月的诗句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等)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与月有关,同学们知道吗?(“嫦娥奔月”的故事: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人类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在今天这个向往已经变成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在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人类梦想实现的一刻。
  (二)作者介绍
  朱长超,1944年生,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等。(了解,不用记笔记)
  (三)初步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1、字词: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可望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近。
  里程碑:比喻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áng)首挺立:形容高高地直立着,很庄重、很威严的样子。(仰着头笔直的立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征程:征途
  溅(jiàn)落:重物从高空落入江河湖海中,特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按预定计划落入海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