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9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主备:胡友彬
教学设想:
这篇短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文章在论证上采取了层层推理的方法。同时本文举例典型,观点材料紧密结合,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⒉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一处很优裕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健康活泼的梅花鹿,它们无忧无虑,悠闲、安逸,食物应有尽有,慢慢地,它们变了,变得懒了,变得衰弱不堪,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把它们当中最弱小的鹿吃掉,接着吃次弱的,接着又吃了一批身体不灵活的。狼的侵入,使这群梅花鹿受到极大的震动,在生死存亡面前,它们一只只都警觉起来,醒悟过来。它们不再过以前那种安逸懒散的生活,它们与狼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搏斗,最终弱小的梅花鹿被淘汰了,较壮的梅花鹿生存下来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能否悟出一个道理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范读正音:
1.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2.指名朗读,然后正音。
3.齐读课文。
三、交流互动: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2.第1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排比)。
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