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革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东台市台南镇中学 卢崇斌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传递信息的基本载体,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语文学科又是一门极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丰富的资源性。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要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情况至今仍然存在着。这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一时代精神是相悖的,对学生今后的升学和就业,也势必造成难以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的不利影响。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经济的空前繁荣。几年前人们还津津乐道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计算机网络,将地球联系得近在咫尺。几十万字内容的信息交流,也只需花几十秒钟。人们的工作、生活频率大大加快。一切,都需要效率。社会发展,交流必不可少。简洁、有效的语言交流,尤其显得重要。听说能力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它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说。而应该是:如何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敏捷地抓住别人谈话的中心、并迅速做出反应;如何迅速、有条理、简洁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以说服乃至感动对方。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科学、系统的训练。科学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
《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合并为口语交际,并安排了综合性活动,强调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更关注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我们的认识尚处于懵懂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偏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