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30字。
《素芭》教案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有关“人物”这个单元中,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位俄罗斯少女娜塔莎,下面我们再来结识一个印度女孩素芭。一起来学习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泰戈尔的小说《素芭》。
二、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
三、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1、快速阅读小说,简要连贯地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素芭是个哑巴,她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素芭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村子,素芭没有朋友,只有两头牛、一头山羊和一只小猫陪伴她。古赛家的小儿子是唯一一个愿意理睬素芭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素芭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窘境。父母在村人的逼迫下,将素芭嫁给了加尔各达城的一份人家。
2、思维磨剑:你能把小说每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一句话吗?请据此制作一张情节脉络表。
明确:
章节 情 节
1 素芭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
2 生活环境 优美的村庄,孤寂的素芭
3 亲密朋友 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 帕斯达帕 唯一的玩伴,奇异的梦想
5 父母之命 觉醒的自我,月夜的倾诉
6 被逼远嫁 悲伤的眼泪,无言的结局
四、重点赏析:第一章: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
1、指名学生朗读,思考:素芭有一个缺陷,就是天生不会说话。对这样一个不幸的女孩,素芭的父母和她村里的人们是怎样对待的呢?
(1)素芭的父母——“小女儿素芭犹如一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尤其是她母亲把她视为自身的一个残疾”“把她视为自己胚胎的污点,因而她始终沮丧不堪”。
问: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素芭的父母有没有给予更多的怜爱?
明确:没有。“小女儿素芭犹如一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父母对她的归宿的担心,但从母亲的表现来看,他们没有给予她更多的关爱,而是把她看成是自己的负担。
问:那么,村人们呢?他们是怎样对待素芭的?
(2)村里的人们——“人们在素芭面前,毫无顾忌地对素芭的前途,发表了各色各样令人担忧的议论”,对于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人们没有过多的同情,根本没有考虑她的感受,只是把她当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问:那么,父母的担忧、人们的议论纷纷,不会说话的素芭能感觉得到吗?她的心里是怎样一种感觉?
明确:素芭虽然不会说话,却有一颗聪颖、敏感的心灵,这一切都让她感到非常痛苦。
2、赏析文中的人物肖像描写
(1)问:从第一章中的文字开看,你觉得素芭长得美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