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190字。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2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涂黑相应内容。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且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巷道hànɡ       告罄qìnɡ      熨帖yù        神祇(zhǐ)
  B.翘楚qiào       邮戳chuō      壁龛kān       义愤填膺yīnɡ
  C.隽秀jùn       濒临bīn       豇豆 jiānɡ     力能扛鼎ɡānɡ
  D.病菌jūn        戊戍xū        绿林 lù        浅尝辄止zh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超级丹”终于染指男单金牌,实现了这个世界超一流选手大满贯的夙愿。
  B.现行教育体制下,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费尽心思地引导,学生却引而不发,课堂成了互不关联的“两边”。
  C.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对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主来说又多了道紧箍咒。
  D.大学生的字“张牙舞爪”错谬百出,中学生的字“杂草丛生”“惨不忍睹”,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曾几何时,我们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步天下的!
  3.下列词语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普查统计,到2020年,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可控制在14.5亿左右。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3周年纪念活动从12月12日晚就陆续展开,主要包括和平烛光祭、和平集会、和平法会以及“为和平而歌”晚会等活动。
  C.中国的崛起民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这是一咱什么意义上的崛起?究意是富强的崛起,还是文明的崛起?在中国崛起的一片欢呼声中,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反思。
  D.2011年春节刚过,国际油价一路飙升,中东各国局势急剧动荡,埃及、比利亚、也门……等乱象迭起,更是令本已步履红维艰的石油期货市场雪上加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展示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B.广州亚组委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办好本届亚运会,提高广州亚运会的软实力,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南粤大地上广泛留传。
  C.2010年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车祸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被网友编排的别开生面。
  D.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你的这种到处刺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学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B.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于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枣庄冬春二日游以莲青山滑雪场、盈泰温泉度假村、台儿庄古城为依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枣庄、亲近枣庄、认识枣庄的良好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纲领性文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 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以“辨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 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而具有了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 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