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780字。

  山东省枣庄市2011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吞噬(shì)  踌蹰     轧路机  浑身解数(jiè)
  B.觊觎(jì)  央浼(měi)     出洋像    百无聊赖
  C.慰藉(jiè)  寒喧     霓红灯     少不更事(gēng)
  D.诘难(nàn)  娇纵     汗涔涔(cén)  宽宏大量
  2.下列语句申,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迎接建党90周年,重庆西南联大2010名学生通过参加越野竞赛,模拟突破封锁、巧渡金沙江、胜利会师等红军长征的过程,体验革命前辈当年的红色精神。
  B.埃及副总统苏莱曼说:“目前国家正经历困难时期,穆巴拉克总统决定辞去总统职务。”他说,穆巴拉克已经授权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管国家事务。
  C.四项协议签署两年多来,两岸完成了“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为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D.《非诚勿绕2》导演冯小刚先是“炮轰”金马奖;后来又在微博上“炮轰”报道他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记者,并称——“为有这样的记者感到羞愧”,俨然成了“小钢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置中国人民慷慨救灾、无私援助的美好情感于不顾,日本近日推出的新教科书利用钓鱼岛大做文章,外交部强烈催促日方尊重历史,立即纠正错误的做法。
  B.《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C.如今的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时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垅,既要外形漂亮,又要内装丰富;不仅动力强劲,还要驾驶舒适方便。
  D.国际社会包括美、日等国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朝韩局势进一步恶化,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日本核危机令国际原油市场雪上加霜,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迫使各国纷纷寻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极大关注,国内多晶硅市场空前火爆。
  B.继“瘦肉精”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市消协抽检中发现多个品牌休闲裤健康质量不合格,这让我们不禁要追问: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何时能终止?答案是肯定的。
  C.在中国男篮队员与巴西男篮队员斗殴事件发生后,中国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及时抵达首都机场,代表中国篮球协会向巴西队道歉。巴西主帅接受了道歉。
  D.中国通过多方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间的领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有一种漂流,你只有到跳虎峡旁边去亲历才可以掂量出它的分量,            ,这个地方的漂流,真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①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
  ②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
  ③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
  ④漂流中有人重新呼吸到生命的空气,有人则永远沉人江底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