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r>
A、狙击 沮丧 趑趄 含英咀华<br>
B、肄业 对弈 造诣 屹立不动<br>
C、屏障 凭眺 抨击 平地楼台<br>
D、精悍 酣畅 震撼 人迹罕见<b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r>
A、浮想联翩 故技重施 拾人牙慧 出尔反尔<br>
B、穷兵黩武 绵里藏针 黄粱一梦 耳儒目染<br>
C、沿木求鱼 光怪陆离 惟妙惟肖 拭目以待<br>
D、墨守成规 厉行节俭 闲情逸致 鳞次栉比<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r>
①他白天在学校教书,回到家里还要 起全部家务劳动。<br>
②工人们为了三峡库区的建设,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机器 到新厂址。<br>
③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 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 <br>
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br>
A、担负 转移 可是/因为 B、担负 迁徙 可是/所以<br>
C、担任 转移 于是/因为 D、担任 迁徙 于是/所以<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在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师生们就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等教育问题络绎不绝地发表个人意见。<br>
B、由于高考政策的放宽,现在参加高考的不仅仅有浩浩荡荡的中学生大军,而且还有一支年龄参差不齐,婚姻状况各异的应考队伍。<br>
C、文章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精神,倾注着强烈的爱憎,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br>
D、这则笑话,因为对就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这种想法的本身就是子女教育的一个误区。<br>
B、当前文艺界某些人这种不注重社会效果,一味追求离奇情节,专讲所谓的经济效益,严重地偏离了党的文艺路线。<br>
C、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br>
D、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戏文概论》,是我国著名的南戏研究专家钱南扬先生几十年总结的研究成果。<br>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br>
庄子 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 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br>
A、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恣肆的文笔,B、①像水一样热烈,又像火一样冷静。 ②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br>
C、①像水一样热烈,又像火一样冷静。 ②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D、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深刻的思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