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后附学案。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一般,尽管他们基本具备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他们的实词积累较少,虚词用法极模糊,对文言句式没有透彻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另外,通过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学习,学生也体现出了思维活跃、合作意识较强的特点。他们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地讲授知识,而更愿意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置于学习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采取教师讲授及学生借助学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地学习。
【教材分析及教学定位】
《晏子治东阿》属于本单元扩展阅读中的文章,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基本阅读内的三篇议论文,基本形成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词句含义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独立理解文章的能力,独立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
本文富于浓厚的故事色彩,且意味深长,一个小小的故事,塑造的是一个忠君爱民、勤于国政、能言善辩、通达睿智的哲人形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上,还应调动学生,让他们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打通古今隔阂,从故事人物身上获得精神成长的营养,汲取民族的智慧,这样,文言文的学习才有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借助学案,准确理解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之”、“而”)、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积累基本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晏子劝谏的技巧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中华民族先贤的大智慧。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欣赏晏子的智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用《晏子使楚》导入。 温故知新,令学生对晏子的形象形成初步印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掌握文言现象。
(一)全体朗读课文
(二)请学生分析。
着重解决:对重点句子的翻译。 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本课的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三、诵读课文。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朗读。
师生合作,带动学生进入故事角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