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个字。
《马说》教案
作者:颜广侠
教学目标:
1、熟悉作者及文体特征;
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形象的寓意,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此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和同学们相处真高兴!在此祝同学们学习不要心猿意马、走马观花,要秣马厉兵,有龙马精神,踏踏实实地学习,在考试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老师的话中含有许多带“马”字的成语,哪为同学能绽放自我,说一说其它带“马”字的成语?
生答:千军万马、天马行空、犬马之劳、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金戈铁马、青梅竹马、指鹿为马、马耳东风、马首是瞻等。
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谁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车,挽住千里马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就走进具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写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后你们一定会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生读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熟悉作者及文体特征;
(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2、看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多媒体展示)
韩愈: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的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3、生读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