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650字。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洞穴(xuè)    挑剔(tì) 创伤(chuànɡ)      惊魂甫定(bǔ)
  B.安谧(mì)         饿殍(piáo) 羸弱(yínɡ)        叛逆篡位(chuàn)
  C.憧憬(chōnɡ)      悚然(sù) 谲诈(jué)         厩有肥马(jiù)
  D.追溯(shuò)      伉俪(kānɡ) 厮杀(sī)          风尘仆仆(pǔ)
  解析: A.洞穴(xué),挑剔(tī),创(chuānɡ)伤,惊魂甫(fǔ)定; B.饿殍(piǎo),羸(léi)弱,叛逆篡(cuàn)位;C.悚(sǒnɡ)然;D.追溯(sù),伉(kànɡ)俪,风尘仆仆(pú)。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奇怪叠出 蹉跎岁月 冷酷犀利 光风霁月
  B.改弦更张  根深蒂固  天赐福芷  戮力同心 
  C.辘辘饥肠  阴谋鬼计  槁项黄馘  功利境界
  D.无所适从  草营人命  朝暾夕月  晨光暮蔼
  解析: A.叠—迭;B.芷—祉;C.鬼—诡;D.营—菅,蔼—霭。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2010年前将每年增加6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
  A.计划 基础上 导致   B.规划 前提下 引导
  C.规划  前提下  导致   D.计划  基础上  引导
  解析: 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更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导致:引起,引出,其结果往往是负面的。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造成“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故用“导致”。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纵横捭阖,势如破竹,直逼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如鸟兽散。
  B.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于其军用飞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飞机一事,刚刚向中国人民道歉,马上又否认其侵略罪行。这种朝秦暮楚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
  D.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亿中国人的精华,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属实,连篇累牍,都不算过分。
  解析: A.“纵横捭阖”是指政治外交上采取分化、瓦解和拉拢的手段;C.“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应改用“出尔反尔”;D.“连篇累牍”形容言辞冗长啰嗦,贬义。
  答案: 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一名市民观察员说,公交系统关乎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它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分量不容忽视。
  B.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应该以改变教育思想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C.最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有利于保护心脏,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物质,它能保护细胞,使其免受损伤。
  D.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大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把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饮水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行优先考虑和安排。
  解析: A.“关乎于”重复;B.杂糅;D.语序倒置、搭配不当。
  答案: 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