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30个字。
泉州实验中学2013届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纲答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
21.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东,故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写本文时,他正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是《永州人记》之一。
2.“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3.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
4.本文按游踪顺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冷寂落寞、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忧伤、孤寂、愤懑、抑郁的情感。(主题)
二.按原文填空
1.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特点是:①石底。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②水尤清冽,这一特点是通过写潭中的鱼来实现的。
2.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天可见。
3.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表现作者初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5.描写小石潭概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6.写出文中形容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鸣佩环
7.写出描写石奇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8.写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写出潭上景色给人感受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注音或写汉字
佁(yǐ)然 俶(chù)尔 翕(xī)忽 参(cēn)差(cī)
差(cī)互 悄(qiǎo)怆(chuàng) 幽suì(邃) 篁(huáng)竹
清liè(冽) 日光下chè(澈) 为坻(chí) 为kān(嵁)
摇zhuì(缀) 翠蔓(màn)
四.通假字
下见小潭(见_------现,出现)
日光下澈(澈——彻,穿过,透)
五.古今异义
1.崔氏二小生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乃记之而去 古:离开 今:从此地到彼处
六.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把,用,介词)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卷石底以出(用法同“而”)不可知其源(能够)
以其境过清(因为)明灭可见(能够)
佁然不动(……的样子)潭中鱼可百许头(上下,光景)
然往来翕忽(然而)杂然相许(赞同)
曳屋许许声(hǔ,拟声词)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心乐之(助词,补足音节)
水尤清冽(清澈)乃记之而去(代词,小石潭的情景)
全石以为底(作为)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为屿(成为)若毒之乎(你)
其岸势(它的,小溪的)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
其境过清(指小石潭的)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接)
不可知其源(指小溪)隶而从之(连词,表并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