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个字。

  《琵琶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2.能说出描摹音乐的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的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熟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朗诵,
  1、注音:
  钿()头银篦( ) 水浆迸()湓浦()铮铮然()迁谪()
  贾人()沾湿()恬然自安()转徙()荻花()捻()
  霓裳()()六幺()呕哑嘲哳()()()()
  幽咽()铁骑()红绡()渚()清名属教坊( ) ( )
  间关( ) 虾蟆陵()敛容( ) 琵琶()()裂帛()
  2、古今异义:
  明年秋(古:,今:)
  因为长句(古:,今:)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今:)
  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今:)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今:)
  客去朝来颜色故(古:,今:)
  老大嫁作商人归(古:,今:)
  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今:)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今:)
  二,[问题预设]
  1、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诗节的内容,可尝试用七言诗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梳理文章的两条线,概括作者的感情。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问题预设]
  1、文中的琵琶女有何遭遇?

  2.作者听曲后有何感受?一曲普通的乐曲为何能引起作者的共鸣?

  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