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490个字。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目录

  语文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
  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
  写字--写一个人
  综合性学习--学会利用图书馆
  第三单元
  9、春(朱自清)
  10、*济南的冬天(老舍)
  11、竹林深处人家(黄蒙田)
  12、*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口语交际--说家乡
  写作--描写景物
  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罗贯中)
  14、*美猴王(吴承恩)
  15、心声(黄蓓佳)
  16、*勇气(狄斯尼)
  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
  写作--写童年的故事
  写字--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第五单元
  17、犟龟(米切尔•恩德)
  18、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19、*基因畅想(漆孝诗)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坎斯•彼勒)
  口语交际--讲故事,评故事
  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综合性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2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期行乘船
  23、*伤仲永(王安石)
  24、木兰诗
  25、*诗五首
  寄人(张泌)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口语交际--交谈学习体会
  写作--改写《木兰诗》
  第七单元
  26、卖油翁(欧阳修)
  27、三峡(郦道元)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
  戴震难师(段玉裁)
  29、*陌上桑
  30、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江南春(杜牧) 登飞来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观沧海(曹操)
  口语交际--古诗文朗诵
  写作--我将这样度过寒假
  附录一:名著引读(一)
  附录二:汉字的形体
  附录三: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我们这个招生区的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习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习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习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就行。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1、忆读书
  冰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美)马克•吐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
  3. 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4. 理清本文结构,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5.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
  2. 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
  2.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预习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第一部分(1—5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三件事: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
  2.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