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230字。

  3.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
  5背影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这篇记实散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自己八年前,在祖母亡故之后回家奔丧,后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别离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为子买橘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抒情。
  2.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3. 体会本文记叙事实,朴实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问题。
  2.本文是否感动了你,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做好阅读批注)
  5背影(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激情导入。
  俗话说:“母爱似火,父爱如山。”作为母亲她会更直接更热烈地表达对子女的爱,而作为父亲则更内敛,更不善于表达情感,因此如大山般深沉的父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那份深沉的父爱。
  2.作者简介。
  3.检查预习。着重强调以下字词:交卸( xīè) 狼籍(jí ) 簌簌( sùsù) 琐屑(xīè ) 蹒跚(pán shān) 差(chāi)使
  4.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教师引导: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以时间为依据紧扣“背影”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
  第二部分 回忆往事,刻画背影
  第三部分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2)依据划分结构,我们可以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背影”,文章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四次背影。
  5.研习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做阅读批注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思考以下问题,做好阅读批注。
  学生交流阅读批注,教师作补充:
  (1)“最”的含义、作用?点出本文的叙写中心;引人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