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二则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 刘步春
出题角度:从近年来试卷分析,文学作品阅读多取散文,其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理解文章的主旨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技巧:解答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篇,把握主旨。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提干和文章对应起来,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答题时要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不能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可能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阅读训练一:
听 泉
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身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