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3张,教案约3080字。

  《雨霖铃》教案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柳词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读解诗词,把握诗情,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模式:诵读——体悟——品味——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白描、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提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 体悟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北宋时期,有一个穷书生,很有才,参加了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其实是考上了,但是宋仁宗在放榜前,看到穷书生的名字,想起他《鹤冲天》词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就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把他的名字划了。后来,又因这穷书生是真有才,所以有人推荐向皇帝推荐他,但是皇帝又问,这人是否就是当年的那个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的穷书生啊?推荐者说是,皇帝就说“且去填词吧”。因为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心情十分压抑,所以作者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走进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精通音律,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
  三、走进课文
  学诗三步骤:
  读、悟、品
  (一)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各种形式的诵读中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1)学生自由读
  (2)推选学生读
  (正音
  点明“送别词”,师:诗要熟读,甚至要背,多读熟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诗的内涵和风格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按前后位置讨论一下,这首词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可以归为哪一类?  板书:离别词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听录音朗读。注意:①要注意节奏与停顿;②初步感受这首词的内容与婉约风格;③注意层次,尽量识记,争取背出来。(PPT展示)
  (3)听录音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