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70个字。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请参阅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五、文体知识备忘录:
  (一)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