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51张,另有教案。

  教学对象 美术专业学生 教学人数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诵读法、活动教学法 学习方法 朗读—想象—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圈点勾画
  授课课题 《沁园春•长沙 》 教学资源使用 1.数字图书馆查询资料     2.美术专业绘画资源
  3.多媒体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诗歌表现手法,感悟革命豪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关键词语传神之妙,体味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以伟人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诗歌表现手法,品味关键词语,准确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难点 探究情景关系和文中修辞的作用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基本把握诗歌的思路,品味出上阙词中意象特点,对意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了解了写作背景,初步感知了诗人那种远大抱负和革命豪情。学生以前机械化朗读模式有了转变,但还是不能有感情地朗读。3.初步尝试用绘画来表现词中意象。
  课前准备 学生:1.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听名家朗读本词,模范名家朗诵,尽量做到有感情朗读。
  2.利用数字图书馆,查阅意象意境等相关知识,为把握意境和诗歌主题奠定基础。
  教师:针对目标、重难点和学情,认真备好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准备。
  内容处理 对上节课的拓展作业,学生互评,教师总结,再从意象方面探究情景关系,补充修辞知识。
  基础作业 背诵全词,并完成课后练习3、4题 拓展作业 分组绘制词中四幅图,全班同学完成一次“”沁园春•长沙”专题画展。
  教学反思 1.效果:以活动的方式开展课程实施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了教学目标。
  2. 不足:学生对文中修辞作用理解不透:判断不准修辞的种类,体会不到修辞的作用。
  3. 改进:引入借代、借喻相关知识,体味这些修辞的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