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40字。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文 艳
【教学目标】1、明确结构类问题的考查方式
2、掌握解题思路及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1、明确结构类问题的考查方式
2、掌握解题思路及答题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考点阐释。
文章结构包括下列要素:
(1)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2)过渡和照应 为使文章脉络清晰,文路畅通,写文章总要运用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3)线索 贯穿文章始终,起材料组织作用的人物、事物或情感(物线、情感线索、游踪线索、人物线索)。
(4)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应。换一句话说,层次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阶段。
三、知识链接。
布局谋篇中常见的的几种作用
1、 开头:开篇点题、统摄全篇、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
2、 结尾: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深化(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开头、标题)、引人深思、留下想象空间。
3、 过渡段: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烘托/衬托)、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推动情节发展。
4、 标题:线索、象征、点睛。
5、 线索:贯穿全文
高考试卷出现的提问方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作用、内容作用)
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四、合作探究
(一)2009年山东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