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长与《山海经》
【请学新课】
亲爱的同学,你还记得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长妈妈吗?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走入本文,你会对长妈妈有更深的了解,也会发现原来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小事也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爱是无处不在的。
【学习目标】
一、识记“骇、悚、惶急、诘问、烦琐、惧惮”等词语。
二、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三、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整体感知】
《阿长与<山海经>》,在鲁迅的作品中,是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之一。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自读课文,思考: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鲁迅是怎样描写阿长的?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
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能否将题目改为《回忆阿长》?
【重点难点导学】
仔细阅读文中买《山海经》部分,回答:
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她懂《山海经》吗?何以见得?
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为什么不详写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发挥你的想像,将她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
【总结规律】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课 堂 练 习
一、积累运用: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 淡薄 淡漠)起来,但完全(消失 消灭 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 审问 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这(就 也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 也 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 全部 完全)消灭了。
3、造句。
……大概……实在……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