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课件重难点突出,分析透彻,有配套导学案约1000字。
10 《那树》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那树三个时期的经历和遭遇。
2、赏析重要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探究课文主题,拓展延伸现实,认识人类的发展应该与环境、文化、历史协调共存。
学习重点和难 点
1、了解那树的价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表达的主题。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散文语言。
预习:
1、走进作者:
王鼎钧, ( )【地点】著名 家,山东省 县人。创作内容广泛,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等。主要作品:散文《 》、《 》;小说《 》等。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佝偻( ) 倒坍( ) 荫庇( ) 嚼碎( )
紊乱( ) 虬须( ) 引颈受戮( )
星临万户( ) 周道如砥( )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1 作者介绍 2字词疏通
二、 整体把握,把握文意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那树的故事。
2、文中树的命运写了哪三个时期的树?
3、根据课文内容把那树在三个时期的状态和经历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不同时期的大树 那树的经历
早期的大树
近期的大树
现时的大树 1、
2、
3、
4、
小结:通过以上练习,我明白概括文意基本的方法是:
三、深入探究 合作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感知大树的品质。
以“这是一棵--------的大树”为句式概括文中大树的品质。【至少两点,可用文中词语,也可自己概括。】
解题提示:可从树的环境,树的外形,树的遭遇,树的作用,作者对树的情感方面概括。
⑴这是一棵 的树。因为文中写道:“ ”。
⑵这是一棵 的树。因为文中写道:“ , ”。
⑶这是一棵 的树。因为它给人们带来阴凉,默默的奉献着,直到生命的最后的一刻。
⑷这是一棵 的树。因为文中写道:“ , ”。
四 、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勾画出表现力强的词语,品味词语的妙处并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赏析词语:
提示:从描写的角度、运用的修辞来分析。
2、请同学再从文中找出一句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并简析。
小结:赏析句子,我通常会从哪些角度入手来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