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张。约2000字。思路清晰,容量较大,可作公开课。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这是唐太宗,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同学们齐答“魏征”。
唐太宗和魏徵,一个爱才惜才,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他们之间传出许多佳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魏征写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疏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三、展示目标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一、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二、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四、文言文阅读三步走
同学们看一看《谏太宗十思疏》编排在哪个专题?
因声求气。
何为“因声求气”呢?字典中如此解释:“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这篇文章要通过朗读来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好,那我们这篇文章需要分这样三步走。(一、初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二、精读: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三、研读: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接下来我们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五、初读文本
1、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节,其他同学不仅要认真听,还要用笔作记号,划出他读错的地方。
纠错
2、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节,其他同学不仅要认真听,还要用笔作记号,划出他读错的地方。
纠错
3、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节,其他同学不仅要认真听,还要用笔作记号,划出他读错的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