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doc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
《谏太宗十思疏》(每课一练).doc
谏太宗十思疏.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熟悉文言特殊句式。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体味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
3. 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 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句,培养文言语感。
2. 了解论证方法,理解“十思”内涵。
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及追求的理想政治境界。
● 设计思想
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相比,本文在字词疏通及思想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逐句疏通、讲解之必要。
作者魏征,史以“诤臣”称之,本文是他在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章。文章骈散结合,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表达有力而华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使文章论证深入浅出,全面透彻。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深刻体悟理解。
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样,本文教学仍围绕文言、文化展开,在诵读中加强文言语感,在诵读中品味领悟思想。
● 教学资源
1. 关于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
《谏太宗十思疏》 每课一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 必浚其泉源
3.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4.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5.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6.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7.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9.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0.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12.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13.信者效其忠
二、一词多义
1.安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6)沛公安在哉?《鸿门宴》( )
2.胜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 )
(2)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