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60字。
《故都的秋》微格教室课堂实录
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春天的妩媚,夏天有夏天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那份独有的故都秋味,去感受作者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心中的浓浓的感情。
师: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同时在黑板上写题目《故都的秋》作者 郁达夫)文章的题目已经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是什么地方啊?
生:(齐)北平
师:描写的季节?
生:(齐)秋
师:好,故都的秋即北平的秋,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文章的一部分,并且知道文章不只描写了北国之秋,现在我们来一起回顾下。
师:在文章的第2段、以及12-14段还描写了南国之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生:为了对比,表现出北国秋天的特点。
师:好,请坐。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我们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比如,我们写南京的秋,就可以写苏州的秋,盐城的秋,或者徐州的秋,运用这样一种烘托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你所要描写的南京的秋。
•突出重点,深入品读
师:作者用南国之秋来烘托北国之秋,其实在作者心中北国之秋远远胜于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然成为作者魂之所牵梦之所萦,那么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相比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词句来概括?
生: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啊?
生:第一段
师:很好,请坐,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1自然段。
师:那么我们就把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3到11自然段作为这节课品味的重点,让两位同学的朗读带我们走进清静悲凉的画面。
生1:读3-5段
生2:读6-11段
(大约5分钟,同时在黑板上板书“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
师:同学们有没有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清、静、悲凉呢?现在请同学们再花一分钟的时间再次浏览3-11段,同时思考一下我们上节课归纳出的五幅秋景图,思考一下这五幅秋景图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来表达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这次我们展现大家的协作能力,我们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