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110字。
编者语:本学案包括写景抒情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意图立足于课本,牵手高考,抓基础,重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本学案,有所收益。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2课时)
复习目标:
1.积累识记本单元重要词语。
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欣赏散文景物描写的语言。
3.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欣赏散文的抒情手法。
4.了解选做题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题答题规范。
复习过程:
一、单元知识梳理: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三篇文章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三是语言美。
二、重温经典:
穿行于优美的文字间,徜徉在幽静的画面中,尝试与精典对话、与现实对接。这是我们学过的三篇写景抒情散文,再次翻开记忆,你有何感受,试总结一下阅读方法:
三、文学知识积累:
1.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依托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它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作真实细致生动的描绘;要把“景”和“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情统率景,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将情融入景中。
写景抒情散文大多以空间(如游踪)或时间的转移为线索来结构全文。多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常用色、形、声结合,视、听、触、味觉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绘景。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多用比喻、拟人、通感、衬托等修辞手法。
2.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
(1)作者借助某一景物抒写个人的人生感悟、对社会的思考理解等。
(2)结构上通常由景而始,然后由景及事,然后由景及理及景,最后落脚点在于理和情。
(3)选材上比较自由,看似信马由缰,实则为中心服务;表达上熔描写、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前者是为后者服务,主题的理解要从议论抒情句段入手。
3.阅读方法:
(一)看题目,读全文,初解作者对“物”之情;
(二)理结构,细查找,知其遭遇种种巧归纳;
(三)明主题,景人连,抓关键句悟作者真感情;
(四)赏语言,解修辞,连内容带情感赏出味。
四、单元知识积累:
(一)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郁达夫: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二)词语积累: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脉脉 参差 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鷁首徐回 棹
纤腰 敛裾 独处 琐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