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70个字。

  教学目标:
  1.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教学方法:
  1.导读法:在老师引导下依据阅读常规分析结构,概括段意。
  2.研讨法:就重点问题先个体思考,再小组讨论,后大组交流。
  另有比较法、以写促读法等。
  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针对教学目标,每一课时重点完成其中的一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力争充分体现如下几个原则:
  1.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作为重头戏,给予时间和教学流程上的保证。充分阅读,充分感悟,充分思考;感、思以充分的阅读为基础,充分的阅读是为了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和领悟。
  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除必要的方法和程序的交待性引导外,不越俎代庖。当然,学生的分析理解应该是他个体独立思考所得,也可以是他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所得,就此,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也可作些微调,比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带着一种观点参与讨论,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又如,在同学的分析研究遭遇阻隔时,做必要的提示点拨。
  3.以写促读。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对文章理解的短小随感的写作活动,也可以有直接的特别情境的描写活动,但前者是为加深理解的层次,使之更臻于准确,后者是更为真切的体验,感受那一种特殊的乃至难以名状也即“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情境。
  第一课时重在文本内容、情感的体味理解,揣摩作者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细腻、复杂;第二课时,以作者描写的艺术为主体进行研究,在领会其写法高超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文章情感的准确体会。
  课前预习布置:
  基本要求:
  1.默读、朗读课文。
  2.查字词典,为有关字词注音释义。
  3.画出文中疑难词句。
  分析理解:
  4.按你的理解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5.结合文后习题作一点思考。
  6.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
  质疑:
  7.阅读思考后,就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