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有教案,约2540个字。
《斑羚飞渡》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研读精彩片段;2、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3、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展示斑羚图片导入新课。
斑羚,羚羊的一种,形状和山羊相似,雌雄都有角,四肢细长,跑得快,耐干渴,角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所以常被人捕杀。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列词语的字音你读准了吗?
肌腱( jiàn) 逞能(chěng) 恍惚( huǎng hū) 甜腻( nì) 娴熟(xián) 戛洛(jiá) 镰刀(lián) 巡视(xún) 山涧(Jiàn) 炫目(xuàn) 斑斓(lán) 悲怆chuàng) 磐石(pán) 对峙(zhì) 湛蓝(zhán) 苍穹(qióng)
(二)解释词语。
娴熟:熟练。
进退维谷: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迥然不同: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三)思考问题。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们狩猎队”吗?为什么?(不.是斑羚.主要是歌颂它们.“我们”只是见证人。本文的文体是小说。)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群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3、归纳板书: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设置悬念,斑羚被逼悬崖,无路可逃。
第二部分(2—8)斑羚惊慌失措。
第三部分(9—15)斑羚飞渡的情景。
第四部分(16—17)镰刀头羊走向死亡。
三、精读品析。
1、第一,二段写出斑羚群陷入了怎样的绝境?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后有追兵,前有悬崖。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2、第三段写老斑羚坠落山崖“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是什么意图?(从侧面表现山之高、崖之险。说明单靠个体力量,斑羚不可能跳到对面山崖。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继续思考:文中写了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最后坠下悬崖,真是它测错了距离或是故意逞能吗?(以它的年岁和经验,显然不是测错了距离,更不会是故意“逞能”。从下文看,斑羚似乎无此品性,那很显然是为了群体的求生,以生命的代价寻求一个逃生的方法,尽管无济于事,但死得其所。最后一句,又从高度的角度写山峰之“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