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本单元都是写景名篇,《记承天寺夜游》更是融叙述、描写、议论于短短80余字。《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写了苏轼寻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赏月夜美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和面对逆境的旷达胸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程标准》还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语,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我所任教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结合文本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五、教法学法
结合本课和学生特点,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学生跟随范读录音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圈点勾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相关内容,积极思考。
3、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文章的创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抢答:他是谁?
提示一:他才华横溢,诗、词、文、书俱佳。21岁即中进士。
提示二:但他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42岁满怀报国之志的他却因“毁谤朝廷”之罪被贬官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提示三: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作者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朗读入境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所以向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加之这篇文章也要求学生背诵。但是由于我们班的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放不开,所以我决定用朗读录音引领学生,让学生模仿录音反复练读,然后自己读,边读边品味意境。
(四)自读翻译
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很有必要翻译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我把这一内容分为三步:
第一,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遇到困难画下来。
第二,小组内交流,解决刚才遇到的困难,仍不能解决的在全班提出。
第三,班内交流问题较大的句子。
估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月色入户。户本义是单扇的门,课文中泛指门。教师可以扮演户的小篆字形,及由门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