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个字。
《散步》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散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在对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那你们认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重要吗?(学生回答)好,既然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教师的语言要煽情,打动学生,注意掌握节奏)
板书课题:散步
二、播放课文录音
三、解决生字、词
学生1:分歧一shà( )间chāi( )散各得qí( )所
委qū( ) 因为()()水波lín lín( ) ( )
四、学生朗读课文
五、分析课文
(一)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学生2:“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散步的季节是什么时候?一家人为什么要去散步?这表明了什么?
学生3:时间是春季。初春。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学生4: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读完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5: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二)、品析语言。
这篇文章写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浓浓亲情,请你找出表现人物间情感的句子进行品读、赏析。出示课件:
句子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