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00个字。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实录
  郑荣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2)学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难点: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flash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都住进了公寓楼,也有了属于自家的阳台。于是,阳台封不封就成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刚买了房子,正准备装修,阳台,你封不封?
  生1:封,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
  生2:不封,因为阳台可以让我随时看见屋外的风景。
  生3:封,因为现在噪音实在太多,封了清净。
  师:看来大家对阳台的装修也是见仁见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明天不封阳台》,作者一家对于阳台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对阳台的态度前后有哪些?你能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吗?划出来。(PPT)
  2、在回答思考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练习,生字注音。我相信这些字词难不倒聪明的你!(PPT)指名二人板写。简要讲解“翘”的多音。纠正学生板写中的失误:“鳞次栉比”的“栉”,“龟裂”的“龟”。齐读两遍。
  3、阳台封不封,作者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原句回答)
  生:“明天要封阳台。(PPT)”“明天还封阳台吗?(PPT)”“明天先不封阳台!(PPT)”
  师导:作者在“阳台封不封”这件事上,心里经历了“要封。”→“还封吗?”→“先不封!”(板书)这样的变化,由此可知,本文的线索是明天封/不封阳台。
  三、研习文章,深入探究
  (一)要封。
  师导:其实,这家人从十年前搬到这个地方,就一直没封阳台。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却突然决定要封阳台了呢?阳台封了有什么好处?
  生1:可以阻挡住噪音和灰尘。
  生2: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二)还封吗?
  师:的确,在城市日益膨胀、人心日益浮躁的今天,封阳台,开辟出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已成为很多人强烈的渴望。作者一家当然也不例外。可是这么坚定的决定,在后文中却有了动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儿子忍不住问:“明天还封阳台吗”?
  生: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
  师: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体验到了哪些情绪?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