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20字。

  《观舞记》教学设计
  大港四中:刘俊丽
  【教材分析】
  本册第四单元选入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其中《观舞记》一文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印度著名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妙绝伦的舞蹈表演,在文字背后蕴涵的更是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通过阅读,我们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更可以借鉴作家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感受的描写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分析】
  七年级下的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培养,在班级中已经能够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良好学风。而相较于《安塞腰鼓》,《观舞记》叙事性较强,里面的描写较容易理解,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针对文章中的语言艺术、修辞手法尝试自己鉴赏文章;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特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利用小组教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理念】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七年级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不知你们是否喜欢。我看有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想知道是什么了?它就是一段美轮美奂的印度舞蹈。
  1、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2、过渡: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段舞蹈就是印度古典舞蹈中最古老的婆罗多舞《柠檬树》。印度舞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请看大屏幕(幻灯片)。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同学们的描述,我们还是很难想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匮乏空洞。但大家别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追随作家冰心,去用心感受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看看作家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描绘她所观看的印度舞蹈艺术的。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