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10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一、导入:了解诗人杜甫和“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来纪念伟大诗人杜甫,也是我们河南伟大的诗人。我们先来了解唐朝诗人杜甫(出示课件),请大家自由读——
  生:(读关于杜甫的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有1450余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有《杜工部集》。
  师:请默记一下杜甫的文学常识。分要点去记。(停了一会儿)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一步体会杜甫伟大的人格。(教师板书课题)
  师:我们了解一下题目中的“歌”(出示课件),请自己读一下。
  生:“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七言体为主。“歌”的特点:放情长言,杂而无方。歌行名篇:《燕歌行》《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恨歌》。
  师:“歌”的特点是,请记在书上,叫“放情长言,杂而无方”,就是尽情地抒发感情,篇幅很长,不太受格律诗的约束,是自由活泼的。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读出诗的意思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先把课文读一遍,自由地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生:读课文。
  师:(出示课件:默读要求)请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这首诗,记一记重点词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和同桌、前后桌交流交流。(教师巡视)
  生:(静静地读书)
  师: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一下。(生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来读这首诗。读得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带出点感情,就说明你读懂了诗的意思。袁玲玲——
  袁:读诗:“茅屋……”
  师:读得很流畅,有一个字,是“丧(sàng)乱”,读(sàng),“自经丧乱少睡眠”。
  师:这首诗读懂没读懂呢?再考一考,请把这首诗分成四层,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学小声交流一下。
  生:(讨论)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陈皇印举手)好,谢谢你!
  陈皇印:第一层从开头到“下者飘转沉塘坳”,写秋天的一场大风把我屋上的三重茅被卷走了。第二层是“归来倚仗自叹息”,写的是群童抱茅入竹去。第三层是“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环境自己居住的环境。第四层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师:好!和他理解一致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请放下。大家的理解是有道理的。老师这样概括,请批注在书上:第一层写“狂风破屋”;第二层写“群童抱茅”,第三层写“雨漏难眠”,最后一层写“祈盼广厦”。(板书:分层概括)能够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层的意思,说明你读出了诗的意思。
  师:下面我们来分层齐读这首诗,在每一节的后面稍停顿一下,我插入一句话,等我说完接着读。我读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生:齐读第一节。
  师:这里写的是狂风破屋。
  生:齐读第二节。
  师:重点写群童抱茅。
  生:齐读第三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