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820字。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评估试卷(基础巩固)
考试用时: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 遏制(è)
碣石(jié) 百舸争流(ɡě)
B.颓圮(qǐ) 团箕(jī)
浮藻(zǎo) 星辉斑斓(bān lán)
C.长篙(ɡāo) 青荇(xìnɡ)
漫溯(shuò) 峥嵘岁月(zhēnɡ rónɡ)
D.寥廓(liáo) 琼葩(pā)
典押(yā) 忸怩不安(niǔ ní)
解析:A.劲jìnɡ。B.圮pǐ。C.溯sù。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揣摩 脸颜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解析:A.沧—苍。B.傍—彷。D.腹—腑。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B.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
C.《再别康桥》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
D.今天我们重读徐志摩的诗作,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诗人的悄然离世更令人扼腕叹息。
解析:“知情达理”,指通人情,懂事理。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答案:A
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B.徐志摩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解析:B项,“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可以改为“在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或“短暂的人生的旅途”。C项,第二句话缺少主语,在“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前增加“作品”二字。D项,语意不明确,可在“才能生动感人”前增加“惟其如此”或“只有这样”之类的话。
答案:A
5.下列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有一定格律的韵文,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也叫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B.“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词牌不可以改变,题目则可以随意而定。
C.词的标题和词牌不是一回事,标题关涉内容,词牌限定格式等方面。
D.词的标题和词牌是一回事,都是指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解析: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答案:D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