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0个字。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
  学校:马桥强恕 年级:七 班级:5班 人数:32 日期:11月27日
  学科:语文 课题:《永远执著的美丽》 课时:1 教师:袁成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执著的美丽”的含义,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品味课文语言,理解袁隆平“美丽”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境界,学习他坚忍不拔、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本文是第五单元“敢为天下先”中的第三篇,是一篇人物通讯,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展现了人物的崇高精神,《永远执著的美丽》也展现了袁隆平执著追求、坚忍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因此,理解袁隆平的“美丽”也成为了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朗读感悟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究,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通过课堂写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延伸,体会敢为天下先者的精神魅力。
  学生分析:本文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要读懂文章难度不高,但是对于文本的内涵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学生品读感悟,教师引导点拨的方式,另外,本班学生在写作上相对薄弱,因此,通过课堂拓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敢为天下先”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理解袁隆平“美丽”的精神内涵,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

  1、各位同学,看到“美丽”这一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2、出示图片,并提问:看到这个词语你会和图片中的老人联系起来吗?
  从外形来看,我们看不出这位老人与“美丽”这个词有何联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永远执著的美丽》这篇课文来开这个谜团。 1、谈自己对“美丽”这一词语的理解
  2、观看图片,对图片中的人物美丽与否作出回答。 通过对“美丽”这一词语的解读,设置悬疑,吸引学生兴趣,并为后文中“美丽”内涵作一个铺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