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字。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德阳市第八中学   许必华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如关键词、重点句。
  3、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母爱,并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悟亲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课型课时:自读课。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导入新课
  孟郊写过一首有名的《游子吟》,能背下来吗?冰心先生也写过一首“游子吟”,不过她的题目叫……(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2、检查预习
  (二)探索生趣
  探索一、 欣赏聆听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2、学生诵读,感悟亲情。
  3、片段诵读,读出情感,进行点评。
  探索二、 重点把握
  1、课文重点描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  ——(重点描写雨中红莲。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之事,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华瑞人祥,三蒂莲开放,添了三姐妹,以花喻人为后文做铺垫。)
  2、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花的处境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与花的处境变化相呼应,使情与景交融。表露作者担心关注花的命运,花的命运牵动作者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文中写雨中的白莲被打得花落飘零有何用意?(对比,衬托母爱的可贵、伟大)
  4、如何理解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提示:修辞?什么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拟人,反问。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此句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伟大母爱。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博大的母爱,将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5、写作借鉴:仿照“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写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