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5910个字。

  灌阳县2012年秋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3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3.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1—6每小题2分,7—12每小题3分,共30分,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堕落(zhuì)慷慨(kǎi)抖擞(shōu  )喜不自禁(jīn)
  B.猥鄙(wèi)铿锵(jiāng)歧路(qí )融融泄泄(yì)
  C. 吮吸(shǔn)骇然(hài)拘谨(jū)头晕目眩(xuàn)
  D. 岑寂(cén)犟龟(qiánɡ)眷顾(juàn)争妍斗艳(kāi)
  2. 选出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2分)
  A.花枝招展为富不人忍俊不禁望羊兴叹
  B.络绎不绝束手无策寥寥可数煞费苦心
  C.心有余悸爱不失手恍然大悟怨天由人
  D.含辛如苦姹紫嫣红司空见贯别出心载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人民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大家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
  4.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警告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恭城是全国较大的月柿产地之一。
  D.为了避免县城供水不再紧张,县政府决定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5. 下列名著中人物与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猪八戒——智擒红孩儿、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高尔基——鞋店当小伙计、轮船上做厨师(《童年》)
  C.诸葛亮——焚香操琴、七擒孟获(《三国演义》)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6. 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文字简明平实,感情真挚浓厚。
  B.《树林和草原》选自法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C. 冰心是现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D. 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现代汉字大致可分为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三类。
  二、阅读理解(I)(18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共6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鄞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B.“飞来山上千寻塔”,活用典故,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登临之处的高耸,为下句伏笔。
  C.“闻说鸡鸣见日升”,不仅山高,而且时值破晓,雄鸡高唱,红日喷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为下句蓄势。这两句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是为下面的议论作铺垫。
  D.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将写景与抒怀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8.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
  B.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他的心境应该说是积极的。
  C.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
  D.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诗人借登高远眺来抒发自己旷达的胸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