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一课
错过
刘心武
主备人:宋翠霞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2、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
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背景介绍:
社会中不少人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而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错过呢?作者从辩证的视角阐述了精辟而入情入理的看法,来引导人们习惯和品味生活中的错过,以坦荡的胸怀,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与朝阳。
3、杂文知识: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短小精悍、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文艺性论文。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杂文的表现手法,以议论为主,注重形象说理与感情渲染,把叙事、说理与抒情融为一体,使议论富有文学色彩。
杂文的写作,要借端生议。可借社会生活的一事一物,一点感受,甚至一句话生发开来,深刻地剖析这些事物,并围绕一定的中心,由此及彼地生发联想,从而提示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一只蝴蝶在我眼前飞舞,我错过了嬉戏;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错过许多许多。其实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刘心武的《错过》看看他是如何认识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