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有朗诵录音,图片丰富,解读清晰,即下即用,无需修改。教案约1770字。
沁园春长沙教案(共两课时) 绥化市第一中学 李尊志
一.课堂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他的诗词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学的殿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二,文本阅读
1. 听录音,想象作者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2. 请同学们先自读一下课文,结合注释,把大致意思理解一下。
3. 学生齐读或学生范读
三.文本鉴赏
(一)解题:从题目当中,我们能读出哪些信息?
(1)沁园春,词牌名,因东汉沁水公主的园林而得名。我们还学过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叫沁园春雪
(2)这首词的题目为长沙,原因是什么?
长沙是毛泽东的家乡,还是他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毛泽东于1913到1918年就读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后在此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以代表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成为中国革命领袖之一。)他和他的同学在长沙开展过多项革命活动。因此,这首词以长沙为名。
(二)鉴赏
学生范读上阙,引入正文赏析
1. 词的前三句交代了什么信息?
人物,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环境(湘江)
2. 谁能把前三句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一下?
深秋季节里,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腾而去。
3. 下面作者着重描写了诗人站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景色,有一个字统领下面各句的是什么?看。这个“看”字管到哪一句为止?万类霜天竞自由。
4. 讨论并回答,“看”字领起的这七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色?这种景色有什么特点?
壮阔的秋景图。具体来说,有动有静,什么是动态的,什么是静态的?有层次感,什么是远景?什么是近景?有生机,怎么看出来?绚丽多姿,有什么颜色?(红,绿)
总结概括:一般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金或黄,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却是大红大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上有下,有远有近,动静结合,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5. 毛泽东于壮丽景色中触景生情,“怅寥廓”,那么面对自然,他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两句又该怎么理解/?
谁主沉浮,即谁来掌握万物的盛衰荣辱,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毛泽东由此想到了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前途。毛泽东由观景引发感慨,又从感慨到向更深层次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浩问。
6,齐读上阙,看看哪些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考并回答
立(气质),染(生动),击(写出了鹰的雄姿),翔(写出了湘江水的清澈及鱼的速度之快)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沁园春长沙的上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词的下阕。
二, 文本阅读
学生齐读一遍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