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体情•悟理•品趣
——散文教学中的三点感受
应城市城南初级中学 吴高珍
现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其题材广泛,手法巧妙,语言精炼,词藻华美,深受学生喜爱,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习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文体繁杂,行文多变,难以把握其文体特点,学生容易浅尝辄止,收效不大。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散文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散文的浓郁情思和隽永哲理,品味华丽词语中和独特意趣,才能更好地感受散文的深层意蕴,受到美的熏陶。
引入意境 体会情感
散文贵有情感。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这里所说的“精诚”,就是激动、真挚、深厚的感情。散文只有饱含着浓郁的情感,才能感动人,鼓舞人,打动读者的心。可见,“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借以寄托情感的媒体,深入分析作品的意境,体察作者的情感。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其常用的手法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把主观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是它营造的艺术焦点。在教学中,应当以分析主体情感表现的特征为着眼点,着力揭示作者寓于景色、物象之中的的特定情思,探寻作者感情抒发、深化的内部过程,发掘作品点染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