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字。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散步(一)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并运用“嫩芽、分歧、拆赛、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3、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扫清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嫩芽( ) 分歧( ) 霎时( ) 拆散( )
粼粼( ) 蹲下( ) 勉强( ) 熬过(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词语。
( ):意见不一致;有差别 (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 ):形容极短的时间 ( ):使成套的东西分散
( ):相信并佩服。 (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新知探究
探求一:整体感知
1、理清记叙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根据上面的回答,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探求二:散步中?
综合提升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的扬起风帆。
同学们我们也试着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我们的“家”吧!
【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 ) 一霎那( ) 水波粼粼( )
2、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
①
②
③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①
②
【学习反思】
收获了:
不足的地方:
【知识链接】
作者与创作背景:莫怀戚,原名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尊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
【课后精练】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