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00字。
《再别康桥》教法探究
关于美:以康桥为放射原点的意象美景物美,以康桥为中心重心的意境美绘画美,以康桥为视觉基础的建筑美结构美,以康桥为听觉基点的音乐美节奏美,以康桥为思辨基准的理性美真善美。
恩格斯曾说,真实的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美的创造是人类 对于自身生活的美化,并不是可以凭着人们的主观意愿任意为之,无所依傍的。
《再别康桥》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现代诗的杰出代表作,离别诗中的集大成者。徐志摩在《康桥再会吧》的基础上,依傍一座康桥沟通真善美,真景善景美景,真情善情美情,景景相交,情情相通。达人间至真至善至美。通心灵真心善意美景。在教法上作一探索,以供众人参考。
一、以康桥为放射原点的意象美景物美
正所谓站在桥上看风景,这桥就是徐志摩心中一座用来沟通真善美的桥——康桥!
以康桥为原点,天上:云彩,彩虹,星辉。地上:金柳,新娘,榆阴,笙箫,夏虫。
水上:柔波,浮藻,青草,船。水中:艳影,青泉,长篙。水下:软泥,青荇,水草。(见图示)
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再别康桥》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图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