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0张。有教学设计,约2580个字。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兴隆乡初级中学 九(1)班 执教:甫德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2.学习议论文的一些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的驳论方法,其中抓住“突破口”进行驳论的方式。
  4.体会本文语言的精辟。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先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通过工具书加以理解。
  2.整体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品析重点句子。
  3.采用品读法、小组探究的方式,讨论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反驳论证方法(间接反驳)
  2.抓住突破口进行驳论。
  二难点
  1.本文语言的精辟。
  2.文章表现鲁迅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导语
  中国人加入WTO、成功申奥08年北京奥运,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新中国之前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爱欺辱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定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和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