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有教案,约2650个字。
《隆中对》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②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②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教学要点: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划分段落,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把握对策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方针。
一、导入新课:
《蜀相》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