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80个字。

  二繁星
  巴金
  主备人:刘红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 、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可谓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2、《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