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560字。
课内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1)
按序号翻译加粗的词句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水皆(9)缥碧(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1),直视无碍(12)。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7),负势竞上(18),互相轩邈(19),争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泉水激(22)石,泠泠作响(23);好鸟相鸣(24),嘤嘤成韵(25)。蝉则千转(26)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7)。鸢飞戾天(28)者,望峰息心(29);经纶世务者(30),窥谷忘反(31)。横柯上蔽(32),在昼犹昏(33);疏条交映(34),有时见日(35)。
完成下列各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单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
答: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答:
5.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 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 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6.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意思是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
7.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和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8.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
9.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10.“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答:
11.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作品鉴赏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