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60个字。

  《乡愁》
  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周书贤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本诗语言简洁凝练,形式整齐,朗朗上口,并且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以往学生对学习现代诗兴趣不高,认为现代诗不如古诗凝练传神,而且由于年龄及家庭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离家在外的经历,家中也没有至亲与自己相隔万里。对于作者的思乡之痛,感受并不深刻。但是,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富于幻想,所以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视频的冲击力和音频的渲染力,很容易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在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同时,能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希望本诗的简洁优美、朗朗上口,会使学生爱上现代诗。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诵感悟诗歌,以读代讲,
  2.情境渲染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作者的心路历程,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3.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法: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敢于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及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诗歌情感。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大家伴随着音乐一起朗诵于右任先生的这首《望大陆》。
  2.导人新课
  “山之上,国有殇”字里行间书写的是那份永远也无法踏上故土的痛楚,这就是乡愁,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描绘过这剪不断的故国之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设计意图:于右任先生的这首《望大陆》中深情的呼唤,配以古曲《哀郢》,能使学生一下子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故国之思,很快进入诗歌情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