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评析欣赏法。
3、想象联想法。
【预习指导】
1、查找关于苏轼的相关资料以及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
2、朗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读准,扫清字词障碍。
第二遍——读顺,读得通顺读出节奏。
第三遍——读懂,结合已有的积累,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短文两篇》的第一篇《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作者苏轼在本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2、读标题,猜内容
板书:记叙、描写、抒情
3、介绍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五“读”俱全法,那就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内容、读出情感、读懂作者。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请同学展示,其余同学认真聆听,准备点评。
3、出示课件,重点点拨。
读准字音:
遂(suì) 相与(yǔ) 藻(zǎo)荇(xìnɡ)
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 读通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