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70个字。

  8、《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一抔()忐忑()宿怨()刹那间()
  勃然大怒()伫立凝视()曙光()
  2解释下列词语:
  无与伦比:怒不可遏:
  繁衍:忐忑:
  3文学常识。
  (1)信封的左上方填写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
  (2)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国籍)教育和教育。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时40多本。
  4 课文内容理解。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读到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2)上帝几次三番要毁灭人间的“爱情”,为什么最终无可奈何又若有所思的离去?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梁山泊与祝英台》(问:这是什么歌曲,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引出课题)
  并出示目标:(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信
  1、请同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在朗读时圈点勾画出生字词。借助资料掌握。
  2、复述故事。(复述完,评价复述情况,引入问题思考)
  3、谈谈感受。
  了解了课文,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回答当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女儿的问题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用什么方式告诉他的女儿什么是爱情?)
  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他的女儿什么是爱情
  (二)思信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在这个故事中写了上帝几次发现,这三次发现分别是什么?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真谛,并知道真正的爱情是美好而又伟大的。)
  上帝从人的眼神中发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