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个字。

  《秋天的怀念》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内容,揣摩题目的含义;
  2、结合内容,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握人物的形象品质;
  3、结合内容和人物形象,深刻体会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和深厚。
  【导学流程】
  一、学一学

  在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和预习要求的引导下,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效率!
  1、整理作者常识及写作背景
  要求:根据资料链接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要抓住重点,语言简洁。

  资料链接: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短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2、通篇诵读,划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并准确断句。
  (1)通读课文,标出段号,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要求:同上一课)
  (2)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词义
  瘫痪(tān huàn)暴怒(bào)沉寂(jì)捶打(chuí)憔悴(qiáo chuì)翻来覆去(fù)
  央求(yāng)神色(shén)敏感(mín)诀别(jué)淡雅(yǎ)絮絮叨叨(xù)(dāo)
  深沉(chén)烂漫(màn)豌豆(wān)整宿(xiǔ)侍弄(shì)喜出望外(wàng)
  3、细读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细读课文,按要求归纳故事内容,明确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1)细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病的母亲要带瘫痪的儿子去北海看花,遭到儿子野蛮的拒绝,在母亲苦苦哀求之下,儿子终于答应了,母亲却又因病去世了。
  (2)结合内容,请归纳出文中表现我性格及心理特征的词句?(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原句)
  暴怒无常、砸碎玻璃、猛地把东西摔向墙壁、狠命地捶打双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3)面对病中的我,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容忍、关爱
  二、议一议,导一导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在议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并寻求老师的辅导!
  (一)情景导入: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和作者莫怀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